主流作家与非主流文学家

中国有一种特色:在特定的环境中,一群人可以把谎言吹捧成真理。但是另一方面,人们清醒的认识到政府是谎言鼓吹者的后台。中国有很多不知名的作家,也有很多不知名的作家协...
杂文 2025-06-12 0

三十万教师学历不合格应该谁脸红

[新闻回放]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日前表示,目前中国农村代课教师人数接近40万,全国有30多万教师学历不合格。他解释说,所谓不合格,是指“农村教师大多数是后...
杂文 2025-06-12 0

浅探green英语诗歌古诗译法

著名翻译家,曾翻译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等作品的屠岸先生说:“要做好文学翻译,需要深刻掌握两种语言的精髓,而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掌握本国的语言和文...
杂文 2025-06-12 0

你的留言缺钙吗

无事的时候,我喜欢出没在朋友的空间。把那些能够入眼入心的文字和图片全部复制过来,存放于我的储物库,等到以后需要的时候,实行拿来主义。所以对我已经收藏了和以后要收...
杂文 2025-06-12 0

关于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的一点看法

也许是女人喜欢幻想,也或许是还保留着一点儿童心吧,我一直喜欢看动画片,但不喜欢打斗的那些。虽然我也看了不少中国的武侠片,但这种打斗感觉与动画那些诸如圣斗士之类的...
杂文 2025-06-12 0

刘德华,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今晚在听华仔的演唱会版歌曲。一首《十七岁》把他的成长经历向所有喜欢华仔的朋友在如痴如醉中聆听声中如电影般的一一呈现:十七岁那日不要脸参加了挑战明星也有训练班短短...
杂文 2025-06-11 0

学生要“标准”更要“个性”

男孩子说话细声细气,忸怩作态;女生变得大大咧咧,粗犷泼辣,越来越多的孩子“中性化”。老师称,这是性别教育的缺失。为了让男生“更像个男子汉”,女孩更具有淑女气质,...
杂文 2025-06-11 0

压垮我父亲的,究竟是什么

“49岁国企工人车间自杀生前工资存折仅剩四角”,又一则关乎生命的新闻跃入眼帘,在这个推崇民生的伟大的国度,显得格外扎眼,看了不禁为之心酸。“生存还是毁灭”,这是...
杂文 2025-06-11 0

酒桌上的你还是不是你?

日前,偶然从一部电视剧纪实作品中,看到了几幕都市人过日子的情景,倒也称不上如何新鲜,但却成全了我这个周末的一篇字。字也未必新鲜,那就不能太怪我了,本来男人、女人...
杂文 2025-06-11 0

精神的三间小屋

很喜欢毕淑敏的精彩之笔,今天和朋友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节选部分——精神的三间小屋,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一种精神的欢愉。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
杂文 2025-06-11 0

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垃圾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比喻失去价值的或有不良作用的事物。首先来看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我无意罗列中国当代文学名家们的名篇...
杂文 2025-06-11 0

“君子爱财”与“取之以道”

昨天我又一次会见了我的电脑经销商。每次我到他的店铺,看到的都是他和他的徒弟在忙碌的应酬、工作着。再看一下别的店铺,却不那么景气。有的则干脆只摆着柜台了。我和他谈...
杂文 2025-06-11 0

至善之道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故至善为之,乃复其德,薰莸生之,器皿不一。助学谓之德,铸人谓之教,筑梦谓之道,是以圣人行无私之教,处光鲜之...
杂文 2025-06-11 0

大学生给农民兄弟的一封信

亲爱的农民兄弟:你们好!在我写下这封信之前,刚刚听到我的亲人给我说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对于我这个不能出人头地,泯然众人矣的大学生深表遗憾。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
杂文 2025-06-11 0

读思录(七)

1做医生的就得看病,当老师的就得教书,天经地义,自古皆然。现在有些老师——特别是一些高校老师,拿了教师工资却不教书,或是把教书当做副点,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跑项目、...
杂文 2025-06-10 0

吃完龙虾,我们还吃什么

我所生活的城市,最近用一周的时间,在全市最大的体育馆门前广场,开展一个叫“万人龙虾宴”的活动。从电视新闻里看到,4000多平米的广场,千余张餐桌摆放有序,喜欢赶...
杂文 2025-06-10 0

与《海伦.凯勒》交谈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重读这部著作,依然能发现它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与光明。——题记相识很小,我就认识了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能...
杂文 2025-06-10 0

空城计和假面具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骗人的和被骗的。空城计是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空城计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蜀将马谡...
杂文 2025-06-10 0

皇帝的智慧:法与天的博弈

凡事皆因崇拜而走向信仰,因为信仰而走向盲目,因为盲目而走向瞎忙乎,恰恰印证了物极必反的古训。中国古人对天是情有独钟的,大小皇帝头子自称天子,手中权利是“君权天授...
杂文 2025-06-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