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龟兹文化探究
现代人旅游,许多人游的是自然风光,也有不少人喜欢古老文化,关注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新疆南疆库车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更是深厚,故我和夫人游历时特别留意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贯通,以及人文景观的涉足
现代人旅游,许多人游的是自然风光,也有不少人喜欢古老文化,关注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新疆南疆库车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更是深厚,故我和夫人游历时特别留意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贯通,以及人文景观的涉足。“库车”是维吾尔语“胡同”的意思,是一种突厥语译音,素有“歌舞之乡”、“龟兹乐都”之称。二千多年来,库车保留了历史悠久的龟兹文化。龟兹文化是我国古代汉唐文化、西域文化与国外古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融会贯通,并结合龟兹人文特点而孕育的有着鲜明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综合体。其文化特征主要是兼容并蓄的古佛教文化、佛教石窟壁画、石窟题记、乐舞、戏曲、文物、诗词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现代旅游,正好人们用现代的眼光来欣赏并诠释这些古老的灿烂文化。路上当地导游告诉我们:古代库车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古称“龟兹”,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和龟兹都督府都曾设在此地。龟兹地处丝绸之路中道要冲,文化具有多元荟萃的特征。其中,地中海文明、南亚次大陆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文明的影子都可以从龟兹文化中若见一斑。此外,龟兹文化还有一个本土化的发展过程,兼蓄吸收了外来文化,结合龟兹当地的人文特点,从而演变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龟兹文化。
我查阅资料,得知库车境内的文物古迹十分丰富,有石窟、古城堡、烽火台等文物80多处,洞窟500余个,还有2万平方米壁画。纵观灿烂的龟兹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佛教文化的延续时间最久、底蕴最深厚,库车的石窟和库车大寺都是龟兹古国的宗教遗存,库车石窟与敦煌齐名,建造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从遗存的这些石窟群,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佛教艺术在我国逐渐形成、发展和流传演变的脉络。浏览其中,犹如在穿越历史的隧道,彷如隔世。我想,这写古老的文化艺术对于研究古龟兹社会、历史、经济等领域和中国佛教史、美术史、美学理论都有着特殊的价值吧。
据称,龟兹是中国古代西域重要的城邦国之一。时间跨度自西汉至元明,空间范围包括今天新疆南疆的库车、拜城、沙雅、新和、阿克苏、温宿、巴楚和轮台等县。佛教传入龟兹后,诞生了影响东方的龟兹佛教及其艺术,龟兹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龟兹涌现出鸠摩罗什等一大批高僧,龟兹乐舞代表着西域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曾经风靡一时,甚至还东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其实,在公元后的1000多年里,一个地域如此狭小的西域绿洲城邦国,对东方竟能产生巨大而长久的影响,确是十分罕见。
记得去苏巴什佛寺遗址时,汽车从县城出发,在车上远远地就能隐约看见连绵起伏的山脉了,车子渐行渐近,越来越清晰的大山离我们也越来越近。公路沿着一条河流向山口笔直地伸展过去,河流两边有零零星星的黄土堆,它把佛寺从中间分开变成了两个部分。当我们站在佛寺大门前的时候,这座佛寺的庞大规模让人惊讶不已。看上去,这里更像是一座梦幻中的巨大城堡。由于佛寺中间被河流截然分开了,相隔较远,东西两寺是可以遥相对望的。佛寺里面有塔、庙宇、沸洞、房屋等等。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残垣断壁,显得那么的孤寂和荒芜。以前那些用土坯建成的塔、房屋、洞窟和殿堂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已经变得有些残破不堪了。
不过,在这些残骸中,我依然还可以真切地看到某些地方当年建筑精美工艺的点点滴滴,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当年这里曾历经过怎样的沧桑变迁,让人感叹时光的荏苒。显然,这些默默伫立在那里受到大自然侵蚀的废墟,好像在跟人们诉说着它逝去的昔日辉煌和兴盛。
苏巴什佛寺处于山麓地带,坡上面长满了一种绿色的藤曼植物,当地的朋友说这是一种野西瓜,它对治风湿病有很好的疗效。我站在一个高坡上,回头眺望远方,能够依稀看见有些朦胧的的库车城,那种尤显辽阔浩淼的景致让人有点恍惚的感觉,仿佛眼前好像出现当年寺内佛灯长明,钟鼓悠扬的繁盛景象。可是,现实却是那么的荒凉和孤寂,映入眼帘的只剩下一堆堆的黄土和残墙断壁,孤身只影站在其中会更显那么的孤冷无援。
龟兹文化在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龟兹文化流传着的这些动人故事,其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就是当时显赫一时的著名人士。鸠摩罗什的故乡是印度,家世国相,可能是出自婆罗门种姓,他父亲鸠摩炎放弃相位出家,度过葱岭,来到龟兹。龟兹国王的妹妹年方20,聪敏过人,龟兹王逼他妹妹嫁给鸠摩炎,随后便生了鸠摩罗什。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亲出家,日诵千偈,9岁时随着母亲到了克什米尔,在那里声名远播,12岁又和母亲回到龟兹。鸠摩罗什从此开始由小乘佛教转学大乘佛教。鸠摩罗什性率达,不拘小节,修行者都对他很疑惑,这也是他转学大乘的一个原因。他宏扬大乘教义,不久便声望大震,“道流西域,名扬东川”。说法讲经时,连龟兹国王都要跪下,让罗什登肩升座。
鸠摩罗什20岁的时候,母亲要回印度,临行前,对他嘱咐道,“把佛教传到东土,全靠你了,但于你自身不利。”这是指他将要两次“破戒”之事。鸠摩罗什回答道:“大士之道,利彼忘躯。如果大法真能流传过去,我就身下油锅,再苦也无恨。”鸠摩罗什在龟兹住了20多年,在他41岁时,前秦大将吕光破龟兹。那时鸠摩罗什的盛名早传到前秦国,国王苻坚命大将吕光掠获鸠摩罗什至姑臧(今天的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在姑臧滞留17年。他在那里学习汉文,为后来在中原翻译佛经打下了基础。前秦灭亡后,后秦姚兴迎鸠摩罗什到长安,拜为国师。鸠摩罗什一生坎坷,两次被迫“破戒”,在龟兹被吕光逼婚,到了长安又被逼破戒,遭受巨大精神痛苦,正应了他母亲临别的担忧。鸠摩罗什在长安开始翻译佛经,10年内译经300余卷。鸠摩罗什的译风对中国文学有着深刻影响。他最后终老于长安草堂寺。
龟兹人苏祗婆、白明达两位著名的音乐大师,把龟兹乐传入中原,作为隋唐九部乐之一,深受中原帝王和广大民众的喜爱。隋唐宫制的10部乐曲中就有《龟兹》乐部。后来龟兹乐器、乐曲和舞蹈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缅甸等国。高丽乐器有14种,其中弹筝、笙、筚篥等就是由中国传去的,筚篥源于龟兹,在朝鲜至今仍然还在流行,已达千余年。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n-huahang.com/html/sanwen/x55d57f4tyy2.html
上一篇:感受冰雪大地之——晶莹的梦幻之雕
下一篇:今缺,何时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