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水”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其实人类也是一天也离不开水的。君不见,只要偶然停水一二天,我们所有的生活节奏都将被打乱。如果再延长到一周,谁都会说出这样的话:“这真不是人过的日子”。水,是世间简单到极致的一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其实人类也是一天也离不开水的。君不见,只要偶然停水一二天,我们所有的生活节奏都将被打乱。如果再延长到一周,谁都会说出这样的话:“这真不是人过的日子”。水,是世间简单到极致的一种液体,无色、无香、无欲、无求。但它却又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之根本,它是所有生命形式的主要构成部分。
人类花巨资开发空间技术,其目的就是想找到另一颗也存在水的星球。有水的存在,就会有生命的存在。春秋时期的管仲,早在千年前就说过“水乃生命之本源也”。因此,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对水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并对它报以一种崇高的敬意。
老子在《道德经》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来描写水,而“上善若水”也成了道家学说的根基。普天之下,善者何其多?然而,最上等的善,则是非“水”莫属。为什么“水”能会成为天下的最善者呢?我就来列举一下,“水”都俱备那些无与伦比的善德。
“水”滋润着万物,扶持着万物的生长,真可谓是功比天高。但,它则从不与万物,争名、争利、争功、争大。
“水”从来不会改变“水住低处流”的秉性,它总是以最卑谦的姿态,顺其自然地展示着,自己最永恒的动律。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卑下地向着低处顺势流去,好像不懂表现、不懂叛逆。然而,当它在沉默中积蓄了力量,当它的承载超出它的极限时,它就会无所畏惧地释放出它那惊人的能量。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就是一滴弱水,也能凭着坚定的毅力将磐石滴穿,世间没有任何坚强的东西,能阻挡它力量的爆发。
“水”无论居于何处何地,它都能随遇而安。它流到圆的地方,它就变成圆的。流到方的地方,它就是方的。苏轼曾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它不择高处、不恋净地,即使身处污浊也能敞开心胸将其容之、惜之。并以谦和的态度、柔顺的秉性于缓慢流淌中,将污秽涤之、净之,在清之它人的同时以自清。它总是在这样的无声中,诠释着“有容乃大”的要义。
“水”在行事方面,可谓是包罗万象,它帮人行船渡筏,更帮人浇灌万物,就是煮饭、烧菜、洗衣这样的小事,也一样离不开它。它施予万物,是源于其无争的仁慈本性。
“水”本无言,然而,无言之言才是真言,更是信言。如,塑望的潮水,皆能适时而来,更能适时而去,而从不失信。遇热时,它就升华成风雾,遇冷时,就落下滋润万物。地干时就留存地表,多余时就流入江河,从而使之生生不息。顺其自然与世无争,这就是“水”之“和”的道性。
千百年来的圣贤们,总是以水来应照自己的人生。孔子就说过:“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我一直坚信,人的最初就是人的最终,中间的形态与过程各不相同,就如水的万变——雨的连绵、云的飘逸、雪的轻柔,雹的冷峻,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将以水的形式而还原。
水本无色无香,但在现实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有淡淡的蓝、朦胧的绿、混浊的黄、甘洌的甜、青涩的苦、略微的咸,恶心的臭等多种形式。这是人们无限度地,强加给它太多不属于它的物质的一种结果。这正如我们人一样:“人之初,性本善”,而在现实的污染下,如果不能及时排除,现实强加给我们的东西,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发霉腐烂、臭气熏天。因此,我们应以“愿此做流水,潜浮蕊中尘”的那份恬淡、平静、自然之心,及时地将那些因诱惑而泛起的杂念、欲望涤除干净。只有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心性,来自觉地修性养心,才能达到无欲无争的水的境界。
水是一种精神,水是一种境界。像水一样活着,就能给纷烦的世界雕刻出一种希望。一个人,有水一样的至情至性,有水一样的宽广胸怀,有水一样的坚韧顽强,就会有水一样的温暖,温暖人心,温暖世界。
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阅读着“上善若水”的书卷,漫步这点点水滴之中,体悟着水的简约与平凡,博大与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悠然、恬静、寡淡中,尽享着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之乐。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n-huahang.com/html/sanwen/x5sdi665h0y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