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最后一场秋雨

2011年的最后一场秋雨

功衰散文2025-09-07 03:16:35
明天就要立冬了,但是,窗外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昨天下午开始一直到现在,就那么下着,一会也没有停过。天降甘露滋润万物是好事,可对于身居北方的人来说,这样的季节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雨水了,隔三差五的不停的下
明天就要立冬了,但是,窗外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昨天下午开始一直到现在,就那么下着,一会也没有停过。天降甘露滋润万物是好事,可对于身居北方的人来说,这样的季节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雨水了,隔三差五的不停的下,下的人心里都有点潮乎乎的,下的人心里阴沉沉的,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对雨,特别是对缠绵的秋雨总有几分怯懦,因为淅淅沥沥的秋雨总能唤起人心中早已淡忘的愁思。密密的不紧不慢的秋雨就如剥茧抽丝一样,将尘封的往事一一唤起,总是将人带回遥远的过去。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一的呈现在眼前,越拂越多,多得到最后只剩下无尽的烦恼和忧愁。
生命的历程就是用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编织起来的组合体,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慢慢的品味。春夏秋冬,春种秋收,当生命历程的每一个秋天来临时,能够收获什么?能够收获多少?是每一个个体生命最看重的。就如今日的笔者,在今年秋季的最后一天的雨点里盘点着2011年收获。
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级,一年四季的工作轨迹就是两点一线,家与单位的无数次的重复往返和千篇一律的机械式简单操作,收获的也是每月基本固定的仅够养家糊口的劳动报酬。对收获的概念基本淡忘的一干二净,每月也就是看一眼到手的工资就心满意足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所以从来没有收获后的喜悦和快乐,有的只是衣食暂时无忧的满足感和期盼手中的人民币不会减少的担心。因此,在很多的时候,非常想体会收获后的快乐和愉悦,经常羡慕在地里劳作的农民兄弟,不管收入多少,每一栗一黍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总能切切实实地体会收获后的快乐。
收获是快乐的,享受收获后的成果更是快乐的。作为一个布衣草民,每上一天班就收获一天,每到发薪水的日期,就意味着开始享受收获后的快乐,因此总是月初就盼望着月底发薪水的日期。每每想起盼望发薪水的日子早点到来时的那种可怜巴巴像,就觉得靠微薄薪水度日子的人原来是那么的可怜和可悲。就如现在,听着窗外“滴滴嗒嗒”的雨滴声,偶尔闪入脑际的是这个月的奖金多少,似乎会因为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扬而比上月更少。民以食为天。可怜一个平民百姓想得最多的还是活命钱,人生之悲哀至此不言而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但是多少年来却不太喜欢秋天,反而更多的是喜欢夏天和冬天,喜欢夏的火热和冬的冷酷。不喜欢秋天的原因之一就是秋天是一个让人伤感的季节。秋风瑟瑟,万物枯萎,再加上缠绵不断的淅沥秋雨,秋天总让人凭生几分感慨和忧愁。即使驰骋收成在望的一望无际的田野,几分萧瑟景象也让充溢在胸中的满目收获感锐减几分,到最后剩下的就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落叶的无奈感慨。所有的辉煌和灿烂到最后都得黯然凋谢,都得变成一抔肥沃的泥土去滋润其他生命的成长。
2011年的最后一场秋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在这样伤感的雨天里,只能对雨吟唱心中无尽的愁绪,抒发一介草民对生命肤浅的认知和感悟。秋雨是无辜的,只是自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假借秋雨抒发心中的郁闷而已。自己一介草民,和文人墨客连边也不沾,在秋的尽头有此感想也算沾文人墨客的光,过一把瘾而已。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叹自己一介草民,没有“诗豪”刘禹锡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只能宅于家中借雨言愁了。生命的精彩与美丽有很多种,就如在雨中慢慢坠落的枯黄的树叶一样,自有别样的美丽呈现给世界,虽然短暂但一样的精彩。
秋天过去就是冬天,明天就季节而言应该是冬天了。当又一个秋天来临的时候,又一个秋雨淅沥的日子来临时,心情又会是怎样?
2011-11-7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