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昨晚电影频道终于放了一部上档次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没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是《阿甘正传》。《阿》做的是广,《肖》做的是深。我更喜欢后者。情节很简单,有些像《基督山伯
昨晚电影频道终于放了一部上档次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没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是《阿甘正传》。《阿》做的是广,《肖》做的是深。我更喜欢后者。情节很简单,有些像《基督山伯爵》。银行家杜弗伦被指控枪杀妻子及其情夫,被判无期徒刑,关在肖申克监狱。十九年后成功越狱。
瑞德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Thesewallsarekindoffunnylikethat。Firstyouhatethem,thenyougetusedtothem。Enoughtimepassed,getsoyoudependonthem。That'sinstitutionalized。)”
老布鲁克斯是体制化的典型例子。他1905年入狱,在肖申克监狱呆了50多年,得到假释的消息,鸡皮鹤发的布鲁克斯很无奈,把刀子架上了前来告别的狱友脖子上。他想用杀人的方式取消对自己的假释。布鲁克斯出狱后,完全不适应狱外自由的生活,在住处自杀了。
瑞德在监狱里神通广大,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他还能得到各种优待。假释出狱后,自由了,却连撒尿都不会了。他的住处正是当年布鲁克斯出狱后的住处,看到布鲁克斯上吊前在房梁上的题名,他也想到自杀,也想到过重新作案,再次被投到肖申克监狱。
监狱是限制,限制里也有自由,限制越严密,自由越小。这些人适应了这种严密限制的自由,便只会享受这种自由。一出狱,限制少了,自由大了,可他们还没学会如何享受大自由。有希望——怕希望——放弃希望——适应限制——恨希望——体制化。这是这些人被体制化的过程。
瑞德告诫杜弗伦,不要心存希望,希望使人痛苦,希望越大,痛苦越大。
杜弗伦也尝到过希望落空后的痛苦。汤米是杜弗伦花很大心思教育的学生,他的希望便是取得高中学位,可他刚取得高中学位就被典狱长谋杀。典狱长谋杀汤米的原因是:汤米清楚知道杀死杜弗伦妻子及其情夫的真凶和真相。汤米被杀意味着杜弗伦的两个希望同时破灭。
杜弗伦从来没有放弃希望,也许他是这里唯一没有被体制化的人。他的肉身不自由,便追求心灵的自由:他刻石雕;扩建图书馆;制作象棋……他不仅自己享受自由,还把自由播撒出去,让每个人都享受自由——用监狱广播播放莫扎特名曲《费加罗的婚礼》。看过此片的人一定会对这个场面印象深刻——音乐回荡在整个监狱上空,每个人都停止了正在进行的活动,驻足仰面,享受音乐。这是自由的时刻,这是心灵自由的时刻,这是分享自由的时刻,这是在越狱,这是在越心狱。
典狱长熟读《圣经》,杜弗伦更是精通《圣经》。戏剧性的情节是,典狱长递过《圣经》对杜弗伦说:“救赎就在其中。”最后这句话竟真的应验了。真是个天大的玩笑——典狱长自杀前发现自己的《圣经》已被杜弗伦的替换了。翻开这本《圣经》,发现书中有个深深的石锤模子。“救赎就在其中”——石锤就在《圣经》中,救赎就是石锤。典狱长制定的规则,第一条就是“不许渎神。”每次检查狱房,任何角落都要被翻腾一遍,惟有《圣经》没人敢动。《圣经》掩护了石锤。
杜弗伦不仅越狱成功,越狱成功的同时还击垮了监狱的操纵者。肖申克监狱是个运作多年的严密系统,一个人的力量在这里是微不足道的。若想越狱,就等于以一己之力来碰撞一个严密的系统,而杜弗伦成功了,他不仅逃出了这个系统,而且击垮了这个系统的操纵者。
“有的鸟是不会被关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Somebirdsaren'tmeanttobecaged,that'sall。Theirfeathersarejusttoobright……)”监狱四周是高墙,杜弗伦再也不愿呆在满是墙壁的地方了,他挖通地道逃出了肖申克监狱,来到了芝华塔尼欧岛,这里一望无际、碧海蓝天。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n-huahang.com/html/sanwen/xiidf7d7hh1r.html
上一篇:浅说崧厦
下一篇:能读懂你,也渴望被你读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