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望苏山
初去故乡之前,从不知道我的故乡民勤县能与那位两千年传唱的民族英雄苏武扯上关系,并且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史载,苏武是陕西西安人,公元前100年被汉武帝拜为中郎将,并被派遣率领一百多人携带大量的财物出使匈奴
初去故乡之前,从不知道我的故乡民勤县能与那位两千年传唱的民族英雄苏武扯上关系,并且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史载,苏武是陕西西安人,公元前100年被汉武帝拜为中郎将,并被派遣率领一百多人携带大量的财物出使匈奴,以示汉朝和匈奴和好的诚意。不料,在苏武完成使命准备回来的时候,匈奴上层发生内乱,苏武使团受到牵连而被扣留,并被要求投降匈奴,背叛汉朝。匈奴单于几次派人游说,许以高官厚禄,都被苏武严辞拒绝。匈奴见劝说无用,便用酷刑折磨他,正值隆冬,苏武被丢到一个露天地窖中,断绝了食物和水,欲以此逼迫他投降。苏武在地窖中受尽了折磨,渴了就吃一把雪,饿了以棉衣里的棉絮充饥,苦熬数日不死,民族气节不改。单于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杀害,也不愿放他归汉,发放他到北海牧羊,单于给苏武放牧的都是羝羊(公羊),告诉他什么时候羝羊生了羊羔就可以放他回去,意思是他再也不可能回归故土了,以此来消磨他的意志。于是,苏武孤身一人去了北海边上牧羊十九年,历尽磨难不移其志,受尽侮辱不弃使节,去时正值壮年,回来时胡子头发全都白了。
苏武出使不辱使命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在我的故乡,苏武却被神话了,民勤至今留有许多两千多年前苏武牧羊的遗迹和传说。
人们传说苏武当年牧羊的北海就是民勤的白亭海,县城东南十五公里处的一座小山丘就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称之为“苏武山”,山上原有一座苏公祠,祠前有一石碑,祠虽被毁,石碑却在,现存于民勤县博物馆,上刻“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碑上还刻有歌颂苏武的百字铭文:“高山仰止,勒石俨然,上多美景,下有飞泉。名花勃勃,芳草绵绵。古祠高树,黄河盘旋,吞毡卧雪,皓首苍颜。羊归陇上,雁断云边,持旄节而不遗,叹帛书之难传。回日原非甲帐,去时乃是丁年。老骨侵胡月,孤忠吊南天。白亭留芳名,麟阁表云烟。一生事业,谁敢争先。”山下有一泉水早已干涸,称为“蒙泉”,是苏武饮羊的水源,传说苏武在极度困难的时候,人畜即将渴死,苏武祈祷苍天,眼前立即冒出一股清泉。苏武山上的无节芨芨草是长得最为茂盛的植物,说是芨芨草感于苏武不失节而无节。山上有一古代烽火台,无数野鸽子在里面筑巢繁衍,被称为“野鸽子墩”,传说为苏武思乡所建的望乡台。而那些野鸽子在民勤人的眼里也是神鸟,人们认为汉使向匈奴谎称苏武有飞鸟传书证明他还活着的鸟儿就是这里的野鸽子。山上修有苏武庙,每逢清明,人们都来登山拜祭,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要在苏武庙前举办驼羊交易大会。据《镇番遗事历鉴》记载:洪武间,“逢三月清明,倾城出户登山,男女接踵,车马阗集,游客络绎。并有百戏娱乐,戴柳抛球,纷然杂集;小摊买卖,盲女丝弦,在在成市。”全城百姓,在祭祀先人的清明节,都来祭拜苏武山,并进行娱乐活动,说明苏武在民勤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的崇拜,这样的礼遇,这样的规模,恐怕在苏武的家乡也不会有吧。
不止是苏武山,民勤县和苏武有关的地名还有许多,苏武山下一个村子就叫苏武村,紧挨着苏武山的那个乡镇叫羊路乡,因为那里是当年苏武牧羊走过的地方。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由大小十余条支流组成,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古称谷水,在武威城交流后就被称为石羊河,一直流到红崖山水库。从来没有考究过石羊河名字的来历,但我抟测这个名字大概也和苏武有关吧,“石羊”就是“公羊”的意思。
不知道民勤人推崇苏武始于何时,但从明代洪武年间重建苏公祠来看,在明代以前,在民勤这块土地上,就有苏公祠和“百字铭”了。也说明了民勤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崇拜和敬仰苏武这位民族英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代名人辈出,群英璀璨,屈原祠,关帝庙,武侯祠等等,无不寄托了人们对贤臣良将的敬仰和思念。而我故乡的人们却独独对苏武情有独钟,也从侧面说明了苏武和民勤有着非同寻常的情缘,为苏武牧羊的北海是民勤境内古代的白亭海而不是遥远的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提供了佐证。民勤人民一直把苏武看作是一位最忠君爱国、最有民族气节的人,是一位光耀千古的义士,从而把他当成是一种精神的崇拜。这种独有的“苏武情节”逐渐演绎为“苏武文化”,继而升华为“苏武精神”。“苏武精神”就是崇高的爱国情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渴饮雪饥吞毡的吃苦精神。
历史上的民勤,曾经是匈奴的占领地,后来有又为西夏、蒙古等民族占领,具有浓郁的民族习俗和文化,民勤真正的繁荣从明代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中原移民给民勤带来了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汉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民渴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生活安宁、社会和谐的心愿,就使苏武这位民族英雄的气节成为一种精神。
苏武精神的充分展示,体现在现代民勤人对故乡沙漠环境的治理上。从地图上看民勤县,宛如苍凉沙漠中的一弯绿洲,阻挡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扩张侵袭。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变,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河源断流,土地荒漠化严重,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民勤成了中国西北风沙线上的桥头堡,民勤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陇西、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的大气环境。一代代民勤人民,战天斗地,治理风沙,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业绩:修建了亚洲最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保证了石羊河下游的农田灌溉;营造了绵延几百公里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构筑了一条条坚守家园的绿色屏障。正是苏武热爱家乡,忠于祖国,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崇高气节,激励着民勤人民在这片荒夷之地上顽强地和自然搏斗,使民勤人民面对荒绿交替,农牧更迭,雨少水减,风大沙多的生态演变,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有效地遏制了两大沙漠的握手合拢,捍卫着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
如今,民勤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国家及全世界的关注,温家宝总理为此十三次指示、批示,“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07年10月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民勤,在干涸的青土湖上号召勤劳的民勤人民发扬“胡杨精神”,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以此勉励人们群策群力,治理风沙,改善环境。我想,温总理在做出这个指示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这个地处偏僻、贫穷落后的沙漠小县里还有个“苏武精神”吧,不然,总理定会以这位历史上真实的民族英雄来勉励民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n-huahang.com/html/sanwen/xu7ffss4tmr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