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魂灵领取补贴款昭示着制度的缺陷

死魂灵领取补贴款昭示着制度的缺陷

江东父老杂文2025-04-16 14:27:49
孝感市孝昌县邹岗镇张巷村的2位村民离世多年,但二人的名字仍在移民补贴款领取名册上。孝感市有关部门正在调查这一怪事。张巷村村民桂某介绍,该村村民董太平、张秀容夫妇,一个离世10多年,一个在三四年前故去
孝感市孝昌县邹岗镇张巷村的2位村民离世多年,但二人的名字仍在移民补贴款领取名册上。孝感市有关部门正在调查这一怪事。
张巷村村民桂某介绍,该村村民董太平、张秀容夫妇,一个离世10多年,一个在三四年前故去,可2007年起,该镇按国家政策发放移民补贴款时,两人的名字赫然在领取名单中,每人每年领取了600元的移民补贴款。(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12-14)。
看了这则新闻,笔者想起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在那部小说中,果戈理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
这两个故事者何其相似乃尔,只不过一个是100多年来前外国作家的创作,一个是现代中国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故事。但是,两个故事中主人公的目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发死人财,用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人来达到其骗取钱财的目的。但是,一个目的未遂就被人揭穿,一个却是已经领取了多年的每人每年600元的移民补贴款。
其实,象这样利用死魂灵来冒领补贴款之类的事情,并非只是孝昌县邹岗镇张巷村一处,而是许多地方都发生过、都存在着的一种社会现象。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再就是邹岗镇张巷村的死魂灵事件不慎现形,被人发现,其他的还有许多没有被人发现而已。特别是联想到经常有媒体报道,许多地方的低保已经成了村干部及亲友的特权和专利,而真正的贫困户却只能望低保而兴叹,在穷困中苦熬的新闻,更是让人感到这种“死魂灵”现象的严重性。
近些年,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对民生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对过去因为建设对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失,也积极地给予补偿。这让那些过去为国家建设作出牺牲的群众感受到了国家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在执行国家的这些政策时,大部分地区、大多数官员是出以公心,积极认真地落实好国家的政策,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上。但是,也有少数官员却把国家的好政策当作为亲友谋利的好机会,当作给自己发财的好渠道。他们是有窟窿要生蛆,没有窟窿挖个窟窿也要生蛆。活着的人能够蒙混过去,他们就竭力的蒙混,活着的人不能凑数,难以蒙混,找个死人也要来套取资金,来蒙混过关。
按说,象这样补贴款的发放都有严密的制度,都有严格的程序,都要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轻而易举地弄一个名字就能冒领的事是很难发生的。但是,这样客观的事实让人们不得不相信,在一些地方所谓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程序,严格的资格审查其实都是虚置的,都是一种摆设,都是墙上画的虎——只吓人、不吃人。原因是我们总是把人的觉悟想得太高了,把人的思想境界想得太好了。总认为那些掌管着资源配置权力的官员都有大公无私、都有先人后己、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所以,在制度的制订上总留有命门,在现实性的监督中,总留有死角。结果总让那些心地不良、动机不纯、贪欲较重的官员钻空子。不仅夺去那些真正贫困者的口中食、身上衣,而且还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而美国人却是总设想总统是坏的,所以,总要千方百计地给总统的权力套上笼子,让其只能够用权力来为国民服务。
所以,对于这种用死魂灵领取补贴款的事例不仅要严肃查处,更重要的是要举一反三,加强制度建设,对所有这类事项都实行阳光操作,都交由群众公开监督,让那些有贪欲之念的官员没有贪财之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