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一块掺了麻药的注水肉
我们单位领导是文革中的“老三届”,由于是自感先天文化不足的缘故吧,所以领导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还隔三差五给员工们推荐好书,高兴时还给我们员工买书督促学习,除了大家都熟知的“毛概、邓论、三代表、某讲话
我们单位领导是文革中的“老三届”,由于是自感先天文化不足的缘故吧,所以领导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还隔三差五给员工们推荐好书,高兴时还给我们员工买书督促学习,除了大家都熟知的“毛概、邓论、三代表、某讲话”外,我记得起书名的就有以下这些,如《谁动了我的奶酪》、《致加西的一封信》、《没有任何借口》、《执行力》等等,最近,领导又为我们买了一本书,还说这本书如何、如何好,时下正在风靡全国,并让我们人人都写读后感,这本好书叫《于丹论语心得》。作者于丹是什么人呢?本人不爱看电视,即便是“爱”看书,给大家说老实话,这些书的作者,百分之九九都已作古,我个人窃以为,都几十好几的人了,现在还用书来励志,即使不是万分可笑,那也是十分可悲的。听说于丹是个活人,还在电视上露过脸,凡是看过她电视讲座的,大都成了于丹的“粉丝”。我的直觉告诉我,我不可能成为“粉丝”,既然书是不掏钱得的,不看白不看,真能增长知识倒也不错。
书一到手,见是中华书局版,这曾是个可信的企业,估计不会用水货糊弄读者,那就看看内容吧。一翻开书的勒口,只见上面写道: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亏得我有同学也都有这样一大堆头衔,不然,没准我还真会一下子就拜倒在地的。
书的扉页更是一道闪光:“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于丹心语”,不知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这句话好像在哪里似曾相识,且撇下来不谈。
于教授的心得之一是“天地人之道”,她首先告诉我们读者的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教授不愧是教授,她只用一句话,就把一本书里所说的那么多话全给概括了。不过,这有悖于我过去所接受的常识,过去的常识说,孔孟之道是害人的东西,因它专替专制统治辩护,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成功地改造为愚民的工具,这在历史上是有定论的,特别是鲁迅先生,更把它形象地比喻为“吃人”二字。一说为洪水猛兽,另一说为现代版卡耐基(敢情老孔啥时候又成了心理学家),到底谁说的正确?咱们再接着往下看……“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到书的第9页,于丹一句话泄露了天机,原来她是为迎合中央号召,才用心良苦“乐搞孔子”的呀!
下面的基本上没有再看的必要了,可我还是耐着头皮看下去了:“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我心说这不是屁话吗?谁能够看到孔夫子的平和态度,拍马屁是这种拍法儿吗?紧接着,于丹把子贡问政中的“民信”,直接引申为“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而不是“老百姓信仰国家”,即便于丹教授是这样说的,我们也有千万条理由反对:国家是用来信仰的吗?还当教授呢,你说出如此没水平的话,难道就不感到丢人吗?记得多年前看过一场电影,名字叫做《白玫瑰小组》,是描写法国(记不清了,或者是德国)的反战影片,电影里有个大学教授让人过目不忘,他在课堂上公开宣扬“国家不是目的”,结果被法西斯抓起来了,看来,只有法西斯才叫人民信仰国家,孔孟之道对国人的残害,与法西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于丹教授也持此观点,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她的观点不是现代的而是复古的、反动的。
尽管是复古的、反动的,但还得硬要往下看呀,不然,领导让写的读后感怎么交差?当我看到此书第14页时,老实说,我对于丹心得的反感,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她卖弄道:“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这不是林彪“一句顶一万句”的翻版吗)。这才是真正的圣人……”狗屁,在我农村老家那小地方,对那些卖弄“精明”的人,估计现在骂人也还是骂“圣人蛋”,如果孔子不愧是真正的圣人,那么于丹教授就是真正的圣人蛋了(其实更像是哗众取宠的恐龙蛋),没想到几千年前的孔夫子,到几千年后还在一直下着“圣人蛋”,一直下着让人愚、让人蠢、让人昏的“圣人蛋”,真可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上电视、出书“忽悠”了一大把版税的于丹,充其量只能算个骗人掏腰包的“小盗”,即为喝血社会摇旗呐喊的小盗,其用意并不真正是把喝血社会变成和谐社会,而是故意掩盖社会矛盾,大施声东击西、瞒天过海、为虎作伥之伎俩罢了。好在我等没有上她的当,看我在于教授心得之二“心灵之道”空白处是如何写的:“于丹,你是在培养公民吗?我看你是在培养奴才!社会公平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住房、看病、教育、养老等等,腐败是社会矛盾的主因,于丹的话是麻醉剂!”要不于教授怎么会说:“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看看那些作恶的恶势力和强权,他们有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了,为社会贡献了一切,终还被住房、看病、教育、养老等问题困绕着的老百姓,结果又被于丹教授判为心胸不开阔、心境不坦荡。喝别人血的人成了正人君子,血被别人喝的人成了重利小人……
于丹在书的第27页上说:苏轼在《留侯论》中论述过勇敢……,想她是借苏轼之口说张良的,因为留侯就是张良、张良就是留侯,这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事实上你不公认也不行,这是历史也是常识,是不容随便更改的,接着,在书的第28页上,于丹教授就把留侯张良,说成了能够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看来夸夸其谈的于丹教授,根本就没把他们二人分开,这是“在苏轼看来”还是在于教授看来呢?我认为苏轼绝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呢,还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呢,你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当你的学生或读者受你影响,也都把留侯说成淮阴侯的时候。这决不是一次偶然的笔误,从中我们就可看得出来,大名鼎鼎的于丹教授,她对历史常识竟然是如此无知。
就在同一页,即该书第28页上,于教授又信口雌起黄来,她说“一个人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顿暴打,他星期二就开始向各个朋友复述这件事……”,结果“意味着你每复述一遍就像又被打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n-huahang.com/html/zawen/x6iudi7igygr.html
上一篇:培养影响孩子一生的习惯
下一篇:马斯洛理论与虚荣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