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眼”想起执法

由“天眼”想起执法

候伺杂文2025-12-15 09:28:43
近日,新闻节目对国土资源部的“天眼”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所谓天眼就是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将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形成卫片(卫星遥感图片),将该地区同一地域前后两个不同时间的卫片进行叠加对比后
近日,新闻节目对国土资源部的“天眼”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所谓天眼就是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将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形成卫片(卫星遥感图片),将该地区同一地域前后两个不同时间的卫片进行叠加对比后,就可以反映出该地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如一块地原来是耕地,被占用搞建设后,就可以在图上反映出来。
借助天眼的神功,国土资源部现在真是神通广大,对任何一个地方的土地使用和变化情况都能了如指掌。无论是丁口稀少的穷乡僻壤,无论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还是人烟辐辏的通都大邑,任何违法用地都逃不过国土资源部的天眼,任何非法建设都无处遁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为现代的管理和法制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和神通,如果商鞅再世,一定会高呼:“大哉,天眼!执法有据也!”
笔者认为,国家的有效管理,可用八个字概括:立法、执法、奖励、惩罚。如果立法合理,执法严明,守法奖励,违法严惩,国家没有不强大昌盛的,人民不守法奉公、安居乐业的。其实立法并不难,已经有几千年中外立法的范例可供借鉴,关键在于执法。所谓执法,就是对守法和违法的行为进行奖励和惩罚。要想公正地执法,就必须通过检查监测等手段获得相关的信息和证据,然后与法规进行比较,最终做出相应的判断和结论。检查和监测是执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发现问题的手段,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有效性。如今天眼的发明和使用,对国土资源部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他们可以凭借天眼的神功,及时发现土地变化中的问题,完全将违法用地行为掌控在榖掌之中。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做出了很大努力,可中国本来就不足的耕地还在继续减少。从1996年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减少到18.31亿亩。我国人均耕地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5亩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全国已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2008年10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规划期内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以目前土地减少的速率来看,要守住这个耕地底线,实在令人堪忧。尽管我国采用了最先进的天眼技术监控土地的变化,可我们的耕地仍然在不断地减少,非法占用耕地建设的现象仍在继续。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而我们的耕地面积却在不断缩小,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效遏制,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我真感叹现代科技的伟大成果,可利用卫星上的天眼发现土地微小的变化,但更让我感叹的是,全国人民天天可以用耳朵听到、用眼睛看到的现实,而有关部门却“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近十几年来,在中国所有的城市内,非法用地、非法建设、非法小产权房,在全体国人及各级政府的众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遍地开花结果,可有谁去管、有谁去问呢?这不由地让我想起孟子的一句话来:“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这简直太滑稽了!
立法和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而公正及时地执法并解决纠正发现的问题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法律不会自行地发挥作用,只要通过执法和奖惩,才能维护法律的有效性和尊严,才能保证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谐地生活和工作。法律就像山间的蹊径,执法就像行走于蹊径的人们,走的人多了,蹊径就会变成一条明畅的道路,越走越宽敞,越宽敞走的人越多。如果这条蹊径从来没有人行走,就会生满杂草,泯然如莽丛。既然没人执法,蹊径就会被杂草淹没而变得荒芜,人们为了生存自然就会独辟蹊径,走出最便捷、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条道路来。人们偏离了正当的航线,责任在谁?在黔首百姓还是在执法者?这个道理不言自明。
现在沉睡了十几年的某些部门突然如睡狮猛醒,要对非法用地开刀了,想让十几年来在大人们眼皮底下拔地而起的、价值十几万亿的小产权房毁于一旦,让亿万的穷人流离失所,让无数资源变成垃圾围城,这是执法吗?这不是执法,这是暴殄天物,这是犯法,这是对人民的犯罪!
法律有其时效性,过期作废,所以执法必须及时,奖惩必须应机。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执法及时的目的就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坏事还没有做大之前就将其消灭于萌芽之中,将损失降至最低,防止人民走错路,走弯路,走违法之路。所以,及时执法不仅是为了杀一儆百,更是为了爱护百姓,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利益和财产。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意思是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原来漫不经心不加监督管理,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孔子的话虽有些忠言逆耳,但笔者认为有关部门确实应当加以考虑并反省自己,不要一会和风细雨,一会飓风雷霆,施政的要领在于连续递进、春风化雨,而不是头脑风暴,慢令致期,害人害己。
据说安装天眼是为了监督、是为了问责,但是没有天眼就不能监督问责了吗?没有天眼责任就不明确了吗?在光天化日之下,全国各地的小产权房泛滥成灾,这是谁的责任,这难道都是开发商的责任吗?这难道都是城中村愚夫愚妇的责任吗?这难道是购房者的责任吗?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不是秦始皇、不是刘邦、不是汉武帝,不是唐太宗,而是商鞅,因为他奠定了中国法治的基础,他言必信,行必果的执法,使秦朝四代平庸的统治者逐渐走向强大,最终统一了中华民族。我相信,如果商鞅再世,他面对土地的非法利用和建设,首先惩罚的不是那些开发商、不是那些村委会、不是那些被迫购房的穷人,而是那些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而不顾的守护者。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执法首先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样才能“赏罚自立于上,威恩自行于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