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黑夜里明亮的那盏灯
专题:在敖江曹门新村有这样一位退休老教师,年近七旬,却依然驻守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岗位上。李珍珠无私奉献,1963年8月下乡到山区教学;1965年被评为“全国民办教师的典范”;2000年在自家创办起了“
专题:在敖江曹门新村有这样一位退休老教师,年近七旬,却依然驻守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岗位上。李珍珠无私奉献,1963年8月下乡到山区教学;1965年被评为“全国民办教师的典范”;2000年在自家创办起了“护苗斋”,无偿为社区学生开展学业辅导项目,任劳任怨。同时李珍珠还帮忙照顾2个留守儿童,先后与5个孩子爱心结对。2007年又接管了退教协关工组创办的“老园丁图书室"管理工作,无偿借阅,到目前已发放借书卡800余份,借阅总计达7000多人次,遍及敖江周边各中小学。李珍珠一心为下一代办实事,这些无不体现了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日趋发展变迁,人们从自己的事,身边的事,乃至关心社会、集体,提升自身文明素质,加强自身法制意识,为共同走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文化大市建设的社会大文明思想跨步。(一)你是黑夜里明亮的那盏灯
不知是怎样的偶然,我与您相识,相识在黑夜漫漫无边,总觉得那像是梦,轻轻地带着我远行!你年近古稀,心态却依然年轻,一位退休老教师——李珍珠。
抛开记忆的棱角历史翻越了江南、漠北,你依然微笑着面对那些渴求的目光。一头短发黑中夹带了白霜,那不高的鼻梁上,一双大眼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面对这眼前的花甲老人想象她年轻时候的模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963年8月,刚刚二十出头的李珍珠自愿申请到山区教学,独立、勇敢、果断的她,凭着一份对青春的激情,凭着一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只身一人投身到大山,为了让贫困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让山里的娃儿都能燃起希望的灯火。李珍珠不辞辛劳、无私奉献,她把关爱洒向了那片山林,她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干就是好几年。
山路是何等的崎岖,面对着只身一人的女孩子每天都要重复着翻越好几座山头,日夜不停地讲课。李珍珠的这些看似平凡却难能可贵的精神,在那样的年代不知感动了多少山里人家。她年轻,思想进步,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担当,先后被评为县、市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先进团体等荣誉。1965年《人民日报》曾报导过李珍珠的事迹,她风雨不倒,意志坚定,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在她心中,孩子就是她的一切,孩子就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同年又因个人表现突出,被评为“全国民办教师的典范”,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常委委员。
不注重外表,不注重言行,您只是默默地去做,去付出。您用火一般地热情感染着您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崇敬您,我们祝福您!
架一叶扁舟,找寻心灵的港湾。很想对您说:老师,您辛苦了!
(二)不要问花儿到底为谁开
轻轻地思绪随风,李珍珠一生奔波在教育事业上,她倾注了她全部的青春与爱,她时刻关心着下一代,任劳任怨。终于积劳成疾,病重了仍坚持讲课,直到肺部咳血,实在无力继续教学,于1972年离开教坛前往北方养蜂。(实则养病)
五、六年的飘泊生涯,五、六年的漫长等待,哪里有花,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哪里有春天,哪里就有爱。李珍珠的一生都在为“花朵”服务,也许是上苍的连勉之心,花朵终于给了她回报。1976年李珍珠回到上海医院复查,她的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
也许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循环,好人好梦,一生平安!
(三)园丁赞
翻开记忆的长河。李珍珠病愈以后,再次重返教坛,命运注定了她这一生为花而开。
现如今,李珍珠虽然已离休,却依然还是以一个老园丁的身份关心着下一代,她非但没有放弃她的工作,反倒更加热情地致力于教学。李珍珠不仅在自家门前创办起了“护苗斋”无偿为学生补课,还为贫困生搭建桥梁资助他们上学。尊敬的李珍珠老师,热情地退教协园丁们,您滋养着这一方肥硕的土地,您孕育着家乡人民的无比亲情,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轮为亲切,您的话语依旧那样随和,您的举止依然那样年轻!
善良、可亲的李珍珠老师,您这一生孜孜不倦地耕耘,从来没想过去为自己做点什么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您那诚实、稳健的步伐,您那百分百的热心肠带动了“护苗斋”里的每一个莘莘学子,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无数的小树苗长大成材。他们不会忘记您的好,您的叮咛。可是您依然平凡,只是眼角的皱纹早已冲破年龄的极限,在回顾沧桑的年轮里多少春花秋月,木以成秋。
都说岁月催人老。李珍珠只是欣慰地笑笑。
2008年4月13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n-huahang.com/html/sanwen/x46i667sh0t1.html
下一篇:不忍拔开你的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