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我精神世界的标杆(16)

路遥:我精神世界的标杆(16)

渊妙散文2025-08-12 03:56:47
2009年5月16日,我终于决定踏上寻找路遥的征程。18点36分开车到北京西站,快速寻找到达延安的车次,一下子看到了21点36分开往延安的T43红色旅行快车,买票,站票。毫无犹豫的在车站等待即将踏上路
2009年5月16日,我终于决定踏上寻找路遥的征程。18点36分开车到北京西站,快速寻找到达延安的车次,一下子看到了21点36分开往延安的T43红色旅行快车,买票,站票。毫无犹豫的在车站等待即将踏上路遥故里的那一时刻。我不想再错过了。
今年4月14日陪侄女到兰州考研复试,由沈阳桃仙飞往兰州中川历时3小时。第一次去西北,从空中俯瞰太行山脉,领略了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九曲黄河的蔚为壮观。
飞过毛乌素沙漠时,我想到了路遥。我仿佛看到了沙漠中有一个人在独行。那个人就是路遥。
“我想起了沙漠。我要到那里去走一遭。”
“我对沙漠——确切的说,对故乡毛乌素那里的大沙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或者说特殊的缘分。那是一块进行人生禅悟的净土。每当面临命运的重大抉择,尤其是面临生活和精神的严重危机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向毛乌素大沙漠。”
“无边的苍茫,天边的寂寥,如同踏上另外一个星球。嘈杂和纷乱的世俗生活消失了。冥冥之中,似闻天籁之声。此间,你会真正用大宇宙的角度来观照生命,观照人类的历史和现实。在这个孤寂而无声的世界里,你期望生活的场景会无比开阔。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也更会深刻。你感动人是这样渺小,又感到人的不可思议的巨大。你可能在这里迷路,但你也会廓清许多人生的迷津。在这单纯的天地间,思维常常像洪水一样泛滥。而最终又可能在这泛滥的思潮中流变出某种生活或事业的蓝图,甚至能明了这蓝图实施中的难点易点以及它们的总体进程。这时候,你该自动走出沙漠的圣殿而回到纷扰的人间。你将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无所顾忌地去开拓生活的新疆界。”
“沙漠之行斩断了我的过去,引导我重新走向明天。当我告别沙漠的时候,精神获得了大解脱,大宁静,如同修行的教徒绝断红尘告别温暖的家园,开始餐风饮露一步一磕向心目中的圣地走去。沙漠中最后的“誓师”保障了今后六个年头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都能矢志不移地坚持工作下去。”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其实我在兰州逗留的两天时间里,一直在考虑去往延安、延川、清涧的路线。
4月17日路过西安,想到建国路的作协大院看看,而这时突然接到单位要求速归的电话,想去路遥故里看望路遥母亲,想到延安大学的文汇山拜谒路遥墓,种种想法全然落空,不得不返回。
途中我详细阅读了厚夫等编著的《路遥纪念集》还有程雪羽写的《站在路遥墓前》。
那时我想,我一定会有机会去路遥的故里,感受我所要感受的东西。
而现在我显然把握了这次向往已久的机会,在等待,感觉等待的时间这样漫长,就像当年我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但那次是表象的急躁,而这次是精神的煎熬。其实这条路线的时长要16个小时,我只有站票,即使站16个小时也无所谓,路遥去世16周年了,就算是另一种方式的祭奠。好在不到两个小时我就买到了软卧,同行的还有一位子长县的公安局长,他原来就在路遥的故乡延川,也认识王天乐。当他得知我特意去路遥故里时,还特意给延川的公安局长打了电话,问路途怎么走,其实我早已经知道怎么走了,因为这个梦已经持续多年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