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凉的棉花

冰凉的棉花

当途散文2025-08-11 00:06:55
从小我就没有离开过棉花。长时间里,棉花在我心里是温暖的代词。今天,我才知道,棉花也有冰凉的一面,特别特别冷的一面。棉花的冷,是从早上重重的露上感觉出,从深秋不期而至的霜色上看得到的。田间摘棉,丝毫没有
从小我就没有离开过棉花。长时间里,棉花在我心里是温暖的代词。今天,我才知道,棉花也有冰凉的一面,特别特别冷的一面。
棉花的冷,是从早上重重的露上感觉出,从深秋不期而至的霜色上看得到的。田间摘棉,丝毫没有某些文人所勾勒的“田间的采摘是最美的舞蹈。……看到摘花妹在辛勤地劳作,她们轻盈的身子在异乡的田地里展现着美。就让她们在棉田里且摘且舞吧。想像一下,在这样的秋阳下,在这样的蓝天下,恰是一种柔情的撩拨,心灵的熨烫,恰是一种高洁的沐浴,坦荡的给予……《温暖的棉花》(工人日报2008.9.25载)我的感觉里,清晨戴着月光揉着睡意松惺的眼下到棉田里的人像是重轭下负重的牛,不得已地在田间行走,那重霜浓露下的棉花,也不再轻盈不再温暖,只有冷冰冰的面孔;手指触及到冷棉的那一瞬间,被枯枝扎裂的指间迟钝地痛会深入心底。这里,完全没有任何美的意味,有的只有精神困顿,心上寒冷。棉花上的热烈,也许从没有下过棉田的人才会享有。棉花上的美好,也许遇上好的年景才能感到。
棉花的暖,是小时候记忆里的。年年冬季,是奶奶纺线的季节。那时候我感到,雪白的棉的柔软温情,仅次于冬夜里奶奶的热被窝的温暖;拿着纺线的棉棒,“喂”进纺车吐出来棉线的那一种成就,无与伦比。而父亲把奶奶纺的线一根根拉上布机,织出齐整的棉布的时候,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大些了我才明白,棉花最终的价值就是人穿在身上,保暖御寒;更大些了我又知道,棉花的种植生产,在农业不发达的时期并不容易;成年后我还知道,棉花并不是唯一可以做衣服材料,更好的更适应人的还有化纤材料。棉布衣服的时代,给我留下的是膝盖毛了破了的两条裤子的印象,因为是它们为我保暖,也让我经受到遇严寒而不能抵御的时代,落下了至今还在的膝关节痛的疾患。在生活经历里,我即感到了棉花的暖,也觉出了它无力应付的寒。
当然我对棉花的暖充满了期待。天寒地冻,首先想到的是暖和的棉被,喧腾的棉褥,厚厚的棉衣。棉花确实是适应人享受的物品,而不是适合人务作的好活。从它的种植开始,从它的生长开始,就是投入,就是务作,就是辛劳。所有美好,在远离着它在一定距离的时候,才会显现;所有情感,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空间转移之后,才觉浓烈。接触到的东西,双手劳动创造来的东西,我们只会珍惜,而不会希奇,也不会感到有太多美丽。就像棉花,田地间摘棉人,从来也没有一点儿浪漫,倾身挺立棉田里一个小时半天可能会有的那些想法,超过一天就一定会改变。就像小外甥摘棉后写下的话:腰酸腿困摘棉花,天色见晚想回家。每一个摘棉人眼里,只有眼前的棉花,只有袋子里棉花的重量,不会有蓝天白云,也没有周边环境的变化。
然而,让我感受到棉花温度降下、渐渐失去温暖的,还是在今年秋天,今年秋天里接触到棉花、棉农的几天里。西部的秋雨并不绵绵,它在半夜里伙着西风偷偷侵袭了整个大地,包括还在生长着的棉株,还挂在棉株上的棉桃,还开在棉桃上的棉花。天假于人,到也让天天辛劳的棉农们有了喘息的机会,虽然心还在棉田里。只是,更加重了的霜露,陡然增加了摘棉的困难,明显给了摘棉人阴冷的感觉。这当然是自然界的赐予,埋怨不得的。当棉花摘下大部分,天天放在秤上量过之后,当开着四轮机来来回回拉着棉花奔波在公路上销售棉花回家之后,当相互打量着都明白今年收成的惨状之后,再看到的棉花就不仅没有温暖,而是如冰冷的一堆雪;再触到的棉花就不仅不再绵软,而如砺手的硬石;再想到的棉花就不再是收入银行里白花花的银两,而是哄着农民往里扔心血的浊浪滚滚的无底河。每一个会算帐的甚至不会算帐的农家都有一本帐,一年的收入都指望着棉花的时候,今年的棉花却对所有人都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不但没有赚,反而尽是赔!是的呢,同学世奎说,没想到今年的价格这样低,每斤少了好几毛;没想到今年的产量减的这样利害,亩产硬是掉下来近百斤!他没有说出来,今年的费用也是硬生生地高出了好多好多呢!棉花啊棉花,你说你对我的这些乡亲们来说,还能有什么暖意?你说你对我来说,还能得到什么温暖?
于是,喧软的棉花,暖和的棉花,就在一刹哪间在我心底里调转了方向,它的暖和变成的寒冷,它的雪白也成了惨烈。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感受,也是我本意里不愿接受的感觉。可是,毕竟这种感觉成为了现实,毕竟这就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过去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暖,今天也是建立在感觉之上的却成了寒冷。同一种事物分化成两种不相容的对立面,难道不也是人世间的另一种真实么!
冰凉的棉花啊,你什么时候能恢复本来面目,让我牵回你暖和的手呢!

2008年10月9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