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年高考,今又高考——苦煞千万百姓
在中国的学术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把参加高考叫作“走进黑色七月”,如今,这样的称呼早已经寿终正寝,成为历史,也成为好几代人永久的回忆,因为现在的高考已经据说是人性化的提前到每年的6月7号开始。可能
在中国的学术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把参加高考叫作“走进黑色七月”,如今,这样的称呼早已经寿终正寝,成为历史,也成为好几代人永久的回忆,因为现在的高考已经据说是人性化的提前到每年的6月7号开始。可能这时候的天气不是太炎热,比较适合超水平发挥,起码也可以考个正常水平。作为在黑色七月走过来的人,对于高考,我总是感觉自己想说些什么?但到现在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因为高考的提前也将意味着上千万的百姓提前走进债务深渊,从此不能自拔,这不是危言耸听,绝对是事实,在中国的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但不管怎么说,是高考让我走出农村,能够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找个混饭吃的差事。高考录取已经全面展开,我先预祝考生们考出个好成绩,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自1976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走到今天已经整整30年了。30年前,在文革刚刚结束后不久,邓小平作出了拨乱反正重大决策: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这一决定给亿万青年带来了希望的春天,也为国家培养了数万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为我们改革建设打好了人才基础。当然当时的大学教育为国家“卖单”,同时包生产包销售,老百姓自得其乐,国家也自产自销,高考是福音高考是救世主。
如今30年过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中国统一高考制度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高考应该怎样考?高校应该怎样招?”“学校教育成本如何计算”、“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成为举国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且关于这方面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高考改革和高校招生改革引起了媒体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我认为当社会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人才时,统一的、单一的高考制度,已不能起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高考的功能已经不再只是选拔优秀人才,而应该是高校与学生,通过考试及其他方式,进行双向互动选择。高校根据所设专业的层次、类型选择合适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性向,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高校与专业。但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学生自己承担培养费用,那后面是上千万的父母在观望呀,随着就业环境的日益竞争激烈,即使你煞费苦心的读出来,那找不到工作很正常呀。网络上流行着“初中毕业是老板,高中毕业是白领,本科毕业只能是打工仔”,这是事实,那千万父母用血汗和泪水换来的人民币没有得到同等价值的交换呀。
年年高考,今又高考,高考在我国社会的重要性、敏感性众所周知,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实际利益,而且对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并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的统一高考制度,已形成一套相当完整而牢固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虽然2007年出台政策有6所师范院校不收学费,但对于每年好几百万的农村孩子和城市工薪阶层子弟,高额的学费已经成为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在我看来虽然不能像100年前废止科举制度那样,取消高考。但当今中国的高考改革,必须采取渐进方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力的结合起来朝着既定目标,对高考的体制、机制与管理,全方位地、经过试点后逐步推进。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sf最新发布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n-huahang.com/html/zawen/x7f8i8d4my20.html
上一篇:记者愤然退场只因“猫鼠结亲”
下一篇:文革趣事两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