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女性注意常态心理 漂亮的女人有着一种优越感,总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有的漂亮女人还瞧不起长相一般或能力一般的女人。这是一种心理的失衡,不是常态心理。正常的心理状态是,不轻视一切... 杂文 2025-11-16 0
人生之三境 所谓的人生其实就是由最开始的生人慢慢的融入了个人的生活。每个人在经历人生这个漫的过程时,都会产生三种境界“净、竟、静”。人之初、性本善,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净”。... 杂文 2025-11-16 0
可怜的孩子 打幼儿园起,可谓开始进入读书年代,我生于八十年代中,还算有幸,记忆里那时候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无非是一天练几页的汉字,要么就看着儿书上的拼音楞楞的读儿歌。现在的孩子... 杂文 2025-11-16 0
什么是你的 初恋是你的吗?不是。那时你们都还不成熟,只凭一时的情感冲动,有过肉体接触也好,没有也好,都有很多的不现实,迫使你们不得不分手。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爱人是你的吗... 杂文 2025-11-16 0
大众心理 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无法把握令你不开心的到来,你可以不管它,无视它的存在;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去适应它;你可以变危机为机遇,成就自己的未来。在人海茫茫中,那... 杂文 2025-11-16 0
官贵有自知之明 闲来无事,偶尔翻翻书架上的旧籍。西汉刘向的一篇《说苑·臣术》里的一段文字吸引了我的眼球: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 杂文 2025-11-16 0
生活随笔 (一)智者与愚者智者与愚者最本质的区别是:智者有自知之明,一眼就能洞察到自己的“愚”之所在;愚者却自以为是,从未扪心自问——自己“愚”在何处。智者明白:金无足赤... 杂文 2025-11-16 0
千金白 天太热,总让我说大话。编《以戏代药》时,电话里,我对蒋星煜老先生说,我要给你写篇书评。没料,这一大话延宕下来,已经两月余,宛若唱戏起腔太高,气不足,便一直没法落... 杂文 2025-11-16 0
轮回之谜 说到轮回,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愚昧。在九寨沟旅行的时候,看过一场原生态歌舞乐《藏谜》,让我印象深刻。它以一位老阿妈的朝圣为线索,用歌舞演绎了老阿妈朝圣途中的所见所闻... 杂文 2025-11-15 0
又见佩尔森 在亚欧乒乓球对抗赛上,又见到了佩尔森,43岁的年纪了,还是欧洲明星队的主力,如此不服老,真的是令人十分钦佩。于是又想起了乒坛的另一棵长青树瓦尔德内尔,比佩尔森还... 杂文 2025-11-15 0
亥猪主席的述职报告 岁末年初,十二地支总部亥猪宫内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议会厅中来自各条战线的猪界名流欢聚一堂,猪太太、猪小姐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猪哥猪弟个个绅士风范,尤其是那双自生... 杂文 2025-11-15 0
漂亮和美丽的区别 有人说,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美丽。漂亮是坐享其成,靠天赐;但美丽是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去积累。漂亮像花,而美丽却是花的芳香。美丽,是漂亮得让人觉得舒适。漂亮得... 杂文 2025-11-15 0
发展乡村游之我见 ——着力打造钟祥“乡村游”的升级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假日休闲时代的来临,“乡村游”这一最能让人放飞心情、回归自然,最能返璞归真、记住乡愁的旅游方式深受现代人特... 杂文 2025-11-15 0
大理,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大理,是云南西部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以白族、彝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先民曾在洱海周边创造了大量先进的云南远古文明。汉元封年(公元前110... 杂文 2025-11-15 0
平淡的生活,沉稳恬静 平淡是一种美,宁静,安祥,隽永,深沉,独守这种美,风也好,雨也好。酸也好,甜也好,辉煌也好,黯淡也好,只要心如止水,便能守得平淡。我喜欢淡淡的风,带着泥土的清香... 杂文 2025-11-15 0
赢在中国,赢在自己 说实话,我个人没有怎么去关注《赢在中国》,关注过程绝对是非常之辛苦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我不习惯等待,喜欢等这件事物有了结果之后,再对整个事情... 杂文 2025-11-15 0
续写个屁 写个屁已是乡里巴人的题目,还要续,一而再,岂不成连环屁,绵绵不绝了。可懒人连重想个曼妙雅题也是不屑的,最好冬眠起来。不动到不吃饭,不下楼,饿了就遐想翩翩。一席家... 杂文 2025-11-15 0
培根:最聪明、最出色、最卑鄙的人 人类人化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人人品低下,为世人所耻,但是他所创造的文化作品却深受世人喜爱,并且影响一代一代的人。对这种现象,我们当作如何的解释?似乎到目前为... 杂文 2025-11-15 0
故乡的原风景 清凉的夏夜,懒散地仰卧于床,读舒婷的诗集,当作学习过后的休息与消遣。宿舍同学正在语音聊天,于是,打开MP3,戴上耳机,躲进文字的世界,躲进音乐的世界,躲进我自己... 杂文 2025-11-15 0
答石鼓先生笔墨论 石鼓先生笔墨论: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上应特别强调笔墨技法,要讲究用墨。比如在临摹古人真迹时,往往就可能发现内容与笔墨之间的难易与高低的问题。因为内容形象还比较容易... 杂文 2025-11-14 0